information service
天高云淡、金風送爽。在結束了一天的開放接待后,秦兵馬俑博物院又迎來了另一群年輕人。他們專業、踏實,以嚴肅謹慎的態度忙碌在二號坑、三號坑展廳建筑結構安全檢測鑒定及監測現場。
一、雙重防護 筑牢文物保護屏障
秦兵馬俑素有“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美譽,是彰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作為保護文化瑰寶的屏障,其建筑結構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作業區位于俑坑正上方,為保證現場作業時文物及作業人員的安全,結構工程三部項目組在公司技術專家的指導下對現場保護措施進行了多次研討,最終確定選用在鋼桁架下方布設密目安全網的防護方案。
“其實兩年前我們在做兵馬俑一號坑展廳結構檢測鑒定時就采用了這種防護方式,這次我們對方案又進行了優化,要求高處作業人員必須將攜帶的儀器、測具與自身進行活結綁扎,防止使用過程中不慎掉落。這樣就起到了一個雙重保障的作用,確保萬無一失?!表椖控撠熑藙⑷A光介紹道。
由于兵馬俑展廳為游客的主要參觀地,此保護措施在夜間施工結束后,還可把展開的安全網收回至結構邊緣處,最大限度減少了對游客的影響,保證了游客的體驗感。此項安全措施的創新與應用,既保證了文物安全及作業人員人身安全,又保證了施工作業及檢測作業進度,為類似檢測鑒定項目的現場防護提供了新的借鑒。
二、創新物聯 實時掌控“病害”變化
物聯網技術具有整體性好、時效性好、成本低等優點。應用物聯網技術實時采集結構數據,通過分析結構監測數據監測結構狀態,系統研究結構健康風險評估的方法已成為結構健康保護工作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在一期和二期項目中,項目組以結構安全性、系統穩定性與可靠性、實時監測與定期檢查相結合的原則,建立了結構健康監測系統。
在一期項目中,項目組采用水位監測儀和振弦式滲透壓傳感儀器實時檢測展廳地下水位和地基土孔隙水壓力,分析場地周圍孔隙水壓力變化和基礎沉降,為展廳建筑結構的使用安全評價提供依據。
在一號坑展廳檢測中,由于展廳鋼桁架跨度較大,結構構件表面的季節溫差、晝夜溫差、結構構件向陽和背陽處的不同部位溫差均會導致結構產生內力和變形。因此,項目組采用應力應變監測設備和智能分布式網絡測量系統監測展廳鋼結構桁架的應變,采用半導體溫度傳感器量測桁架表面的溫度,采用靜力水準儀監測鋼桁架的沉降變形。通過參數監測、數據分析和設置預警閾值,有效保障了結構安全。
三、精細管理 保障檢測數據質量
在整個現場檢測工作中,項目組恪守公司質量要求,秉承公司“科學、嚴謹、誠信、公正”的質量方針,嚴格把控每個細節,保證檢測數據的客觀真實性?!坝幸淮我估餀z測,因照明條件有限,下來復盤時發現一組數據缺失,于是我們從半路折返回去,爬上去又測了一遍才回去休息。我們不能怕折騰,當天的工作必須完整收尾才行?!表椖考夹g負責人楊軍科回憶道。
“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一組微小的檢測數據偏差或漏檢可能會直接影響到整個鑒定結果。因此在現場工作中,堅持杜微慎防、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是對客戶的信任負責,對房屋的安全負責,更是對世界文化遺產負責。
四、保護文物 安全“診治”意義深遠
西安是國務院公布的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有包括周、秦、漢、隋、唐等在內的13個朝代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曾經作為都城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1100多年。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的秦始皇兵馬俑以其久遠的歷史、龐大的陣容、千姿百態的人物造型、惟妙惟肖的面部表情、巧奪天工的技藝煥發著無窮的魅力,不僅為西安市的旅游業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更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深遠而重要的影響。通過對兵馬俑展廳的檢測鑒定及實時監測,對保障主體結構的安全,保護秦兵馬俑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成千上萬游客的人身安全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社會效益。